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奋斗的我 最美的国”系列故事之“抗疫医者”——唐彬:来自90后的抗“疫”力量

  时间: 2020-05-21   浏览次数:2,747 作者:张海平

致敬英雄★

1996年出生的唐彬,是个爱笑的女孩。2014年7月,唐彬从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护理系毕业后,到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心血管肾呼吸内科工作。她是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批援湖北医疗队员中最小的一位。来自90后的抗“疫”战士,在抗击疫情中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工作出色惹人爱

唐彬所在的科室是心血管肾呼吸内科,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平时的护理工作既繁杂又琐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于这些老年患者,唐彬总像对待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不厌其烦,用细心、耐心、真心为他们服务。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唐彬的座右铭,工作5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多次表扬。工作出色的她还多次获得年度科室“服务标兵”和院级“病人最满意护士”称号。

唐彬:左二

大学期间,热心公益的唐彬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参加工作以后,每当医院组织义诊、下户护理回访、疾病筛查等志愿活动,她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医院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岗”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帮助别人是很快乐的事情,白衣天使治病救人,是很神圣的职业,所以我选择了学医。”

危急时刻敢担当

在武汉疫情严重的危急时刻,唐彬第一时间向医院主动请战,扎实的护理功底使她脱颖而出,成为医院首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随广西第一批援湖北抗疫医疗队进驻武汉黄陂区中医医院开展救治工作。

进驻武汉后,她毫不犹豫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在申请书中写道:“我将用我所学,尽我所能去帮助所有需要的人。我将勇于担当,不辱使命,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会奉献我的一切,绝不畏惧、决不退缩,请组织考验我!”

她认真参加院感和防护培训,第一时间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迅速投入重症组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去。 护理危重病人风险大、强度高,是对体力、毅力和心理素质的极大挑战。一开始,唐彬也有过担心和害怕,但她不断鼓励自己:“我年纪轻、接受能力强,一定要好好向老师们学习,调整好心态”。每天4个班次,每个班前后6—8个小时,穿戴着厚重的防护用具,需要克服呼吸困难、护目镜起雾等问题,工作起来要慢得多,动作幅度小得多,1个班次下来常常衣服湿透,双手也因被汗水、消毒水浸渍导致过敏发红。但这些对唐彬来说都不算什么,在唐彬的日记里,写得最多的感受是“感动”。

在她的日记本里记录了很多感动的事。有一次,她给一位患者翻身,患者说:“小姑娘,你不要太靠近我,我怕传染给你,你们为了救治我们,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已经非常感谢你们了,不能让你们被感染!”那一刻,她忍不住泪湿了眼眶。还有一位患者,很抵触静脉留置针,只能每天打钢针,有一天唐彬给她打针输液,但是穿刺不成功,唐彬马上向她道歉,但是患者反而安慰她说:“没事的,我的血管本来就不好扎,你看你的护目镜也起雾了,不怪你,你重新换个地方再给我扎吧。”

她说:“我身边的所有人,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全力支持我来武汉的家人,时刻关心着前线队员的医院领导和同事,前线的战友和黄陂区中医医院的老师们,驻地酒店的工作人员,还有武汉当地的志愿者们……我时时刻刻被这些可亲可敬的人感动着,有他们在,什么困难我都能克服,众志成城,中国必胜,我们对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充满信心!”

“火线”入党再出发

在夜以继日全身心投入的战“疫”工作中,唐彬与广西医疗队的战友们一起,克服种种困难,把温暖和信心传递给一批又一批患者。她说,患者的康复就是我最大的欣慰和动力。经过战“疫”前线的考验,唐彬于2020年2月在武汉前线“火线”入党,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白衣战士“护佑生命,大爱无疆”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90后”的青春风采和蓬勃力量。

3月18日,第一批广西援湖北医疗队圆满完成医疗救治任务后回到南宁,按规定隔离休整14天。唐彬说,回到广西,非常激动和开心,在酒店也处处感受到来自家乡人的关心和关爱。酒店房间里各种防疫用品准备妥当,每日三餐定时定点送至房门口,菜品种类多、搭配丰富,顿顿不重样。唐彬充分利用这14天的宝贵时间,制定了每天的学习锻炼计划,认真学习新冠肺炎相关知识,总结在武汉期间的工作经验,整理思路,对在武汉期间发现的问题及时查证学习,有疑惑的地方就向同事和和老师们请教。

唐彬说:“回到工作岗位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立足岗位,勤奋工作,为提升医务人员整体形象增光添彩。”

  主办单位:河北省医药卫生文化学会        联系方式: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滨华路5号      电 话: 0311-87039595   E-MAIL: hbsyywswhxh@126.com